原标题:中小微企业有了“法律保姆”
在佛山,中小微企业数量巨大,但法律意识普遍不高制约着其进一步发展壮大。去年9月,佛山市中小微企业律师法律服务团(下称律师服务团)正式成立,从此佛山的中小微企业有了“法律保姆”。近一年来,律师服务团通过“免费体检”,以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发现企业隐患;通过“风险预警”,将风险堵在官司发生前;还有律师还私掏腰包建“模拟法庭”,立求让普法不再枯燥。
背景:
佛山中小微企业体量巨大
众所周知,中小微企业是经济发展的生力军,是提供新增就业岗位的主要渠道,是企业家创业成长的主要平台,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在稳增长、扩就业、促创新、繁荣市场和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需求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具体到佛山,佛山中小微企业数量巨大、市场发展潜力巨大。在佛山市实现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中,推动中小微企业树立法治意识,助力中小微企业防范法律风险,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壮大,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确保社会和谐稳定起着重要的作用。
不容忽视的是,中小微企业虽然是工商企业中数量最多的群体,但它们不同于大型企业,业务类型相对简单,且集中民商事领域,但普遍法律意识不高,往往出现问题时,才寻求救济。在这种背景下,成立一个针对于这些还在襁褓当中的中小微企业、类似于“法律保姆”性质的团体,便显得颇为迫切。
成立:
“法律保姆”应运而生
2015年9月6日,佛山的中小微企业终于有了自己的“法律保姆”。
为认真贯彻省、市关于完善中小微企业法律服务体系的要求,市司法局、市经信局、市人社局、市工商局、市法制局、市工商联、市律师协会等单位于2015年9月6日组建“佛山市中小微企业律师法律服务团”。
律师服务团由104名律师组成,佛山市律师协会副会长、广东宝慧律师事务所主任蔺存宝律师担任服务团团长,佛山市律师协会监事长、广东龙浩律师事务所主任何万龙律师和佛山市律师协会理事、广东正念律师事务所主任蒋月仙律师担任服务团副团长。中小微企业律师法律服务团中,擅长民商事、投融资业务的律师有58名,擅长经济、金融类案件的律师有23名,擅长解决劳务纠纷的律师有14名,擅长房地产业务的律师有9名。
律师服务团的主要职责是:面向全市中小微企业开展法律咨询、法律培训和普法教育,年度发布中小微企业法律风险白皮书,积极为中小微企业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努力为中小微企业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至今,律师服务团已经成立了将近一年,笔者尝试走进该“法律保姆”,揭秘一年来接受服务的中小微企业所发生的变化。
“免费体检”:
问卷调查发现企业隐患
“谢谢律师,你的解答可帮了我个大忙,回去我就把那些单据找齐,这笔货款肯定能要回来!”这有趣的一幕就发生在今年1月13日下午,由佛山市司法局、市工商业联合会、市律师协会联合市汽车配件行业协会举办的律师服务团“法律体检”活动中。
而几乎在每次“法律体检”的现场,律师们都会向到场的企业负责人发放一份“佛山市中小微企业体检表”。这份“体检表”共针对企业基本情况、合同管理、劳动人事管理、知识产权管理等4大项26小项问题进行了调查,从而得出中小微企业“身体”上存在的问题。
根据发放的数百份“体检表”显示,部分中小微企业首先面临的问题是购买社会保险的意识淡薄,没有全员参保或者没有全额参保的现象较为严重,一旦发生工伤,企业主将面临全额赔偿的风险,往往得不偿失。
此外,中小微企业管理粗放的问题也不容忽视,比如说员工入职多年都没有签订合同、没有入职登记表、没有工资单,甚至连规章制度都没有。
面对这些“身体毛病”,律师服务团的律师都会给出自己的专业意见,力求让企业在减少成本的同时,以合法的手段将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风险预警”:
将风险堵在官司发生前
佛山市律协表示,“法律体检”重在找出中小微企业的“通病”,而“风险预警”则更像对症下药,通过律师点对点的免费服务,避免因为自身的问题而引发法律纠纷。在他们收集的个案中,已有多家中小微企业通过律师团的服务,及时规避了风险。
顺德乐从的一家家具企业,律师服务团的律师在和其负责人经过点对点的接触后,意外地发生该企业从2008年开始,就没有和厂里的任何一名员工签订过劳动合同。而企业负责人称,之所以没有签订劳动合同,是担心和员工解除劳动合同时,要承担相应的解约责任。律师马上向其说明,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像他这种情况超过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万一发生劳动纠纷,企业很可能要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员工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该企业的负责人这才大吃一惊,马上表示希望律师可以帮忙为其企业草拟劳动合同。经过两周的努力,该企业终于和厂里40名员工签订了劳动合同。
此外,在2015年初广东省政府发出《关于调整我省企业职工最低工资标准的通知》,决定从2015年5月1日起调整企业职工最低工资标准和非全日制职工最低工资标准,其中佛山市最低工资标准为1510元/月。市律协收到了此信息后,立即安排对中小微企业进行宣传,指引各企业立即修改企业的工资标准、工资清单,否则会受到相应的处罚。大多数中小微企业也及时作了修改。
“法律学堂”:
模拟法庭还原真实开庭
近一年来,律师服务团一共为中小微企业开办各类讲座、沙龙、培训、咨询共计300余场,取得了不错的反响。而对于如何有效向企业普法,广东宝慧(顺德)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吕伟虹则有自己一套方法。
他为了让普法不再枯燥,便想到了让企业负责人参加“模拟法庭”,让所里的律师当上“演员”,分别负责法官、书记员、原告代理人、被告代理人的角色。一开始的时候,他只是随便用几张桌子拼成了一个“山寨”法庭,后来他觉得仪式感不强,便从乐从当地花了近万元专门订造了与真实的法庭完全一样的审判桌,下面还设有“旁听席”。另外,他还在淘宝上买了法官袍、律师袍,力求还原真实的审判场景。
由于律师与法官的角色不一样,吕伟虹还专门找来了原来在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当过仲裁员的人来,为律师扮演“法官”作“培训”。
在所有的“硬件”和“软件”齐备后,吕伟虹开始邀请中小微企业的员工和负责人来“旁听”他们的案子,新颖的形式得到了当地中小微企业的一致好评。接下来,吕伟虹准备通过选取媒体所报道过的热点案件,作为自己“模拟法庭”的素材,进一步增加趣味性,让企业轻松普法。
市律协会长陈达成表示,市律协一直致力于探索各种方式为中小微企业提供适合他们业务特点、管理方式的贴身法律服务,中小微企业律师法律服务团将更加尽心尽力帮助中小微企业逐步建立健全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应对的法律机制,提升中小微企业依法化解法律风险的意识和能力,维护他们的实际利益。